11批200余名援藏干部人才接力奉獻;13個惠民項目落地生根;12186.74萬元援藏資金精準投入......襄陽援藏的步伐從未停歇。從相識到相知,從相交到相融,31年的守望相助,襄陽、瓊結兩地人民結下了深情厚誼,民族團結之花在雪域高原絢麗綻放。
生命之光,照亮雪域安康
進藏僅第五天,一場生命救援悄然上演。7月8日,瓊結縣人民醫院急診室內,一位突發急腹癥的患者需要立即手術,情況危急。來自襄陽的援藏醫生熊輝、胡忠旭、楊曉艷迅速集結,在海拔3900米的高原手術室里,頂著缺氧與疲勞立即投入搶救,歷經三個多小時的緊張奮戰,成功完成了首例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
“患者轉危為安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熊輝的眼神里依舊滿是堅定與溫暖。
兩個月來,9名援藏醫療隊員完成大小手術13臺,參與急診3次,處置突發情況7次,組織和參與義診活動3次,接診、服務群眾近300人次,并通過“師帶徒”模式,為瓊結縣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全方位支援瓊結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格桑花開,知識傳遞希望
8月2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系統心理輔導能力培訓在瓊結縣中學舉行,襄陽援藏工作隊副高級心理咨詢師楊曉艷、中級心理咨詢師李珍分別圍繞《陽光心理 健康人生》《中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開展集中講座,助力當地教師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護航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
與此同時第十九批“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已于9月初出征。“我會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發揮專業特長,用音樂傳遞溫暖,踐行志愿服務精神。”來自湖北文理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的朱永樂和隊員們已早早做好了準備。
截至目前,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赴藏支教團隊已累計選派93名大學生志愿者開展義務支教,他們用持續點燃的燭光,照亮孩子們求知的道路,守護雪域高原上一張張純真的笑臉。
就業春風,編織幸福夢想
在襄陽紅牡丹實業有限公司,來自西藏瓊結縣的年輕小伙洛桑多吉剛結束一天的工作。作為今年7月通過“鄂藏情”就業援藏中心來到襄陽工作的大學生之一,他已逐漸適應了這座城市的生活。“公司為我提供了良好的住宿條件,同事們也特別照顧我。”洛桑多吉微笑著說,“襄陽現在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了。”
5年來,“鄂藏情”襄陽組團式市場化就業援藏中心累計舉辦招聘活動16場,提供就業崗位2058個,推動75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到區外就業創業,以“就業金橋”推進鄂藏兩地同胞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產業播雨,澆灌發展新田
在程力汽車制造項目開工儀式的現場,襄陽援藏工作隊全體隊員積極克服高原不適完成儀式籌備工作,高效的執行力讓當地干部群眾贊嘆不已。
7月進藏以來,工作隊接待企業考察7次,目前已有4家企業有意向在瓊結落地項目、注冊公司,主要涵蓋低空經濟、生態休閑旅游、生物科技等領域。
據悉,工作隊還將全面開啟瓊結縣“十五五”規劃儲備項目和湖北援藏“十五五”規劃項目儲備工作。其中,瓊結縣“十五五”規劃儲備項目金額同比增長500%,達到20億元,湖北援藏“十五五”規劃項目儲備26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965億元,同比增長30%。
從醫療教育到產業發展,從人才培養到文化交流,襄陽援藏工作隊的每一個腳印,都深深地刻在瓊結的大地上,刻在當地群眾的心坎里。
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襄陽援藏工作隊將繼續用真情和實干,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書寫襄(陽)瓊(結)合作新篇章,以團結共進之姿繪就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壯麗畫卷。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