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尋根節提升文化影響力 ——寫在乙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到來之際 尋根炎帝故里,深情萬水千山。
明天,乙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將盛大啟幕,海內外華人心懷虔誠,從四面八方來到炎帝故里隨州,共襄尋根盛典,緬懷始祖功德,凝聚奮進力量。我們對前來拜祖的海內外華人表示熱烈歡迎,并預祝尋根節取得圓滿成功!
華夏悠悠文明史,炎帝神農澤流遠。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在隨州烈山艱難而執著地耕種,燒山的火把點燃了中華文明的曙光。他帶領先民種植五谷、發明醫藥、首倡交易……八大功績開啟了璀璨的華夏農耕文明,為中華文明作出了引領性、獨創性的貢獻,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其開拓、創新、奉獻、和合等精神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為炎黃子孫勠力同心樹立了鮮明的精神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華文化創新的寶藏。”他在湖北考察時要求,湖北要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炎帝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根,中國精神的源泉,具有廣泛的號召力和包容性。隨州作為炎帝神農故里,主動擔起傳承和弘揚炎帝文化的使命,自2009年起連續16年成功舉辦尋根節,每年吸引數十萬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尋根節已經成為湖北重要文化品牌,炎帝祭典成為湖北唯一的國家級祭祀大典。新時代新階段,我們要守正創新辦好尋根節,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辦好尋根節,賡續千年文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海內外華人來隨州尋根,表達的是對始祖的追思敬仰和認祖歸宗的情懷,是追尋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更是祈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豪情。我們要不斷探索拜祖大典的創新性展示、時代化表達、具象化傳播,通過典雅的禮儀、莊重的祭拜、震撼的禮樂等來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海內外華人的文化自信和血脈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匯聚起磅礴的力量。
辦好尋根節,推動文旅融合,引領文旅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支點建設的“七大戰略”,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實施文化創新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文化影響力。尋根節正在成為展現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文化名片、彰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征、凝聚中華兒女同心同德的橋梁紐帶。我們要加強炎帝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以炎帝文化和尋根節為牽引,加快“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不斷豐富文化內涵和旅游業態,通過數智技術打造沉浸式、互動式體驗項目,增強文旅吸引力,將炎帝故里建設成為世界華人謁祖圣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同時,以尋根節聯動“世界記憶”曾侯乙編鐘、擂鼓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隨州旅游一號公路、一河兩岸夜游及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區等,推動文旅跨界融合高質量發展,打造千億文旅產業,助力湖北“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辦好尋根節,提升精神區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隨州實踐。炎帝故里隨州傳承發揚炎帝精神,開拓創新、實干奮進,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支點建設“七大戰略”部署和“干部素質提升年”行動,以整體提升環境為抓手,以“五重”任務為牽引,推動“單項工作走前列,整體工作爭進位”,不斷提升隨州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建功支點建設。開展整體提升營商環境“十大行動”,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發展之“進”,努力創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樹牢“項目為王、大項目是王中王”的理念,狠抓招商引資,引進中嘉空天科技研發生產基地等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大項目,加快打造專汽應急、農產品加工、文旅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城鄉環境之“凈”增融合發展之“效”,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隨城印象”,推動整體環境改善、助力城鄉融合發展。歡迎海內外華人來隨州觀光旅游、投資興業、交流發展,共同建設好始祖故里、“華人老家”。
同根同祖同源,同心同德同行。海內外的炎黃子孫,無論身處何地,讓我們相約每年的這一天(農歷四月二十六、炎帝誕辰日),尋根炎帝故里,拜祖烈山腳下。故里尋根,我們尋到的必將是文化的高度認同,前行的精神路標,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