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的時代畫卷中
勞模精神正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
強大引擎
湖北利川
這片北緯30°的生態沃土
因三位產業鏈上的“勞動模范”的
堅守與創新
煥發出蓬勃生機——
他們以匠心雕琢產業
以實干振興鄉村
在茶香、漆韻、藥香中
書寫著“勞模精神”的生動實踐
邱建紅:匠心筑夢,讓一片茶葉跨越國界山河
作為利川星斗山紅茶有限責任公司的首席制茶師,邱建紅在茶葉產業鏈上的影響力舉足輕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后,他深知責任更重,一頭扎進了茶園與車間。
邱建紅(中)在文斗鎮堰塘村茶葉基地查看茶葉
在茶葉種植端,邱建紅積極推廣良種良法。他深入各個茶葉種植基地,指導茶農科學管理茶園,從病蟲害綠色防控到合理修剪,事無巨細。“只有源頭的鮮葉品質過硬,才能做出頂級的利川紅。”他常常這樣叮囑茶農。
在海拔1300米的文斗鎮堰塘村茶旅融合示范基地,邱建紅及團隊采用單行單株的種植模式,堅持人工除草,去年更是用上了“科技”即鋪設除草布,實行精細化管理。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茶農采用綠色生態的種植方式,利川市優質茶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堰塘村茶葉基地
邱建紅帶領團隊深入云南景邁山
今年三月,他帶領黃坤、夏雪等20余名年輕制茶師們前往云南深入茶山、茶企與茶農進行技術交流。
作為“東湖茶敘”國事用茶的利川紅,持續以高端場景為品牌賦能。繼武漢天河機場、恩施機場貴賓廳設立展示區后,今年5月,利川紅成功中標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國際貴賓廳茶飲服務項目。
據悉,該展示區將于5月底正式開放,“開門待世界,一杯利川紅”,屆時,往來國內、國際航班的中外賓客將在白云機場貴賓廳內,沉浸式體驗利川紅茶的醇香韻味與中國茶文化魅力。
洪克儉:創新傳承,以科技喚醒千年壩漆活力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全國技術能手、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洪克儉,是壩漆制作技藝的傳承人。壩漆作為中國傳統技藝的瑰寶,在他的努力下,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洪克儉以科研為引領,不斷提升壩漆涂料品質。他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先后主持參與8項省部級重大研究課題,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5項。他研發的新型壩漆涂料,不僅保留了傳統壩漆的優良特性,還在耐候性、附著力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為了從源頭上保障壩漆原料供應,洪克儉積極推動漆樹種植產業發展。他與4家漆樹專業合作社聯合種植漆樹4000畝,并帶動農民種植漆樹10萬畝。
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漆樹種植行列,曾經荒廢的山地重新披上綠裝,成為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在產業下游,洪克儉積極拓展壩漆應用領域。除了傳統的家具、工藝品涂裝,壩漆涂料還被應用于古建筑修復、高端汽車內飾等領域。他與上海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常州華立液壓潤滑設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共同開發適應不同場景的壩漆產品。
去年,洪克儉與湖北民族大學聯合申報湖北省綠色壩漆先進涂層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聚焦非遺壩漆現代化應用,正在研發智能自修復、防火、海洋工程防護等新型涂料產品。
如今,洪克儉創作的壩漆工藝品一年能賣出上百件。
龍祥云:深耕不輟,撬動大黃產業鏈式發展
利川市勤隆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祥云,憑借在大黃種植領域的突出貢獻,2025年,她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她的目標很明確:打造更加完善的中藥材產業鏈,帶領更多藥農致富。
5月19日,走進合作社的大黃加工廠房,機器聲轟鳴不斷,該廠房正在進行產地趁鮮加工建設。據悉,趁鮮加工不僅減少了運輸損耗,還能有效防止霉變和有效成分流失。
龍祥云與科研團隊潛心研究,加大大黃種苗培育的投入,目前,合作社已建成全國大黃種質資源圃21畝,包括馬蹄大黃、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三大品系,以馬蹄大黃為主,收集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甘肅等100份全國大黃種質資源樣本進行培育。
在種植環節,龍祥云與科研團隊合作積極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建立起標準化GAP基地,該基地已完成延伸檢查環節,系湖北大黃首家GAP基地。
如今,合作社建設馬蹄大黃良種繁育基地368畝、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3600畝,年加工干品達3000噸,年產值6000多萬元。與云南白藥、太極集團等多家藥企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
邱建紅讓一片茶葉跨越山河
成為國際貴賓廳里的“中國味道”
洪克儉以科技喚醒千年壩漆
讓傳統技藝閃耀現代工業
龍祥云用一株大黃撬動產業鏈
讓深山藥材走向全國市場
從田間到車間,從技藝到產業
他們以勞模的擔當
串聯起一條條富民強市的“黃金鏈”
在他們的引領下
利川的產業發展之路
必將越走越寬廣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指間利川)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