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萬物繁茂,在湖北荊州公安縣孟家溪鎮黃金堤村的淤泥湖團頭魴苗種產業基地,一場充滿希望的“水上耕耘”正火熱展開。數萬尾銀光閃閃的魚苗,從現代化的育種車間歡快地躍入廣袤水域,在粼粼波光中,播撒下了豐收的希望。
走進基地魚苗孵化環道,數萬尾剛破卵而出的魚苗在循環水系統中靈動地游弋。技術員陳恭海正俯身仔細檢查魚苗的長勢,他滿臉自豪地介紹:“今年這批魚苗體質格外健壯,顏色鮮艷,生長能力遠超一般魚苗,生長速度也快,特別適合喂養。”
不遠處,孵化池里稍大一些的團頭魴魚苗穿梭往來,宛如一群靈動的精靈。工人們正忙碌地將魚苗裝入氧氣袋,經過充氧處理后,這些魚苗將被銷售給前來采購的養殖戶。
養殖戶萬端富就是其中的一位老客戶,他興奮地說:“我已經連續在這里買了很多年魚苗,今年一口氣買了七八十萬尾。他們家的魚苗成活率高、長勢好,在養殖戶中口碑極佳,特別受歡迎。”
淤泥湖團頭魴苗種產業基地的魚苗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得益于其自身的諸多優勢。憑借體型優美、生長迅速、抗病能力強、蛋白質含量高等顯著特點,該基地于2011年成功獲批省級團頭魴原良種場。基地以淤泥湖天然水域這一得天獨厚的“基因寶庫”為依托,持續開展原良種親本引進、人工繁殖及苗種培育工作。
基地負責人袁龍虎介紹道:“我們每年都會從淤泥湖種質生源生態庫精心選育1000組親本,通過人工精心培育后,再挑選出優質成熟的個體進行人工繁殖。親本繁殖三代之后,我們會果斷進行淘汰,以確保種質的純正。”
淤泥湖作為團頭魴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團頭魴苗種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自2008年以來,公安縣以淤泥湖為核心,大力推進團頭魴專養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5000畝的專養基地,年育苗量超過5億尾,其中團頭魴苗種達8000萬尾,成為湖北省重要的團頭魴原良種場繁育中心。
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淤泥湖團頭魴苗種產業基地始終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擁抱科技創新。近四年來,基地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產業升級,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通過合作,基地建成了200畝標準化池塘、2000平方米現代化繁育設施和500畝生態化尾水凈化區,并引入了智能水質監測、魚病預警等先進系統,有力推動了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
在從傳統漁業向現代種業的跨越式發展中,淤泥湖團頭魴苗種產業基地走出了一條科技賦能、綠色發展的振興之路。如今,淤泥湖團頭魴不僅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還斬獲“中國荊州淡水漁業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成為享譽全國的漁業金字招牌。
展望未來,公安縣團頭魴苗種產業基地將持續加大科研與基建投入,計劃擴建智能化繁育設施,力爭實現年產10億尾魚苗的目標。同時,公安縣還將新增200萬尾生態鱖魚苗種生產線,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繁育、推廣于一體的區域性水產種業高地,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來源:云上公安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