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精品二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第一区第二区在线,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潘金网站

 
報料臺
網上投稿
關注我們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眾籌“蓄水”,精準識別“放水”,看這個縣級市兜牢“醫療救助”底線的探索
來源: | 作者:潘杰 | 發布時間: 2025-07-13 | 320 次瀏覽 | 分享到:


“這筆救助金不僅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是精神上的巨大支持,讓我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溫暖,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7月9日,在老河口市酂陽街道,提起“醫療救助慈善基金”給他帶來的幫助,張師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據老河口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局在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部署、持續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的關鍵進程中,始終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該局聚焦主責主業,以扎實作風和有效舉措,著力構建并完善了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為基石,有機銜接鄉村振興防貧保、“襄陽惠民保”及“醫療救助慈善基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其中,創新設立的醫療救助慈善基金,嚴格遵循“規范透明、精準高效”原則,在資金募集、對象篩查、救助支付等關鍵環節下功夫、求實效,堅決杜絕鋪張浪費和資源錯配,切實兜牢民生底線,努力以經得起檢驗的實際成效回應群眾關切,以“暖實力”兜牢民生底線,交出了一份溫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多元聚力,筑牢基金“蓄水池”

激起“醫療救助慈善基金”的“源頭活水”,是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為此,老河口市構建起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的多元化資金募集機制,確保基金“池深水活”。

政企同心,線下募集顯實效:老河口市紅十字會主動作為,化身“愛心使者”,深入本地重點企業,通過發放情真意切的倡議書、詳細報告項目進展與成效,積極爭取企業界的鼎力支持。在市民服務中心、醫療機構等人流密集場所,精心設置“520數字公益節”捐款指引展架,將公益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場景。



數字賦能,線上渠道拓新局:擁抱“互聯網+公益”新趨勢,積極與騰訊公益等頭部平臺合作,精心策劃并開通“520數字公益節”專屬募捐通道。這一舉措,突破了地域限制,將老河口的慈善故事傳向全國,廣泛鏈接社會愛心涓流。

聚沙成塔,資金保障可持續:截至目前,線上募捐已匯集善款5000余元,線下企業及社會捐贈155萬元。更令人矚目的是,基金累計接收社會捐款總額已達784.05萬元。這筆不斷壯大的“蓄水池”,為“醫療救助慈善基金”注入了強勁而持久的生命力,確保了其幫扶能力的可持續性。

精準識別,織密篩查“過濾網”

如何讓寶貴的救助資源精準滴灌到最需要的人身上?老河口市創新機制,變“被動申請”為“主動發現”,依托大數據監測與基層網格力量,構建起高效精準的篩查識別體系。

數據跑路,動態監測無遺漏:醫保部門建立大額醫療費用信息篩查反饋機制和動態工作臺賬,對該市參保患者個人負擔費用進行常態化、精細化監測。一旦發現特殊困難人群醫療負擔超過2萬元,或普通居民負擔超過5萬元的情況,系統自動預警,確保“高費用”患者無一遺漏。2025年,系統已精準篩查出特殊人群高負擔患者77人次、普通居民高負擔患者117人次。



政策找人,網格服務零距離:每月初,醫保部門將上月達到起付線標準的患者信息,精準推送到對應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隨即化身“政策快遞員”,主動上門入戶,面對面宣講慈善基金救助政策,手把手指導符合條件的群眾準備申請材料,并進行初步情況核實。這一“政策主動找人”模式,有效破解了信息不對稱難題,讓救助陽光普照每個角落。

高效聯動,資金直達暖民心:通過部門間數據共享與流程優化,實現從救助申請受理、多部門聯合審核、村(社區)公示到最終資金發放的閉環管理。救助金通過社保卡或銀行賬戶直接支付到患者個人,整個流程嚴格控制在45個工作日內完成,顯著提升了救助時效性與群眾獲得感。

無縫歸集,暢通救助“快車道”

面對困難群眾多元、復雜的救助需求,老河口市整合多部門資源,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歸集,打造“無感”進入、“有感”救助的暖心通道。

多維歸集,需求感知全覆蓋:構建了立體化的救助需求發現網絡,醫保部門依托結算系統實時監測高額自付費用;民政部門定期梳理在冊困難群眾健康狀況;基層工作人員通過常態化入戶走訪,摸排因病新增困難家庭。多源頭信息匯聚,確保潛在救助對象“應納盡納”。

聯合審驗,精準救助守公平:對于提出慈善救助申請的對象,由民政部門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對其家庭經濟狀況(包括房產、公職身份、社保繳納等)進行全面、嚴謹的核對。審核通過后,醫保部門依據政策精準核算救助金額,并將結果反饋至申請人所在鄉鎮(街道),在村(社區)進行線上線下同步公示,廣泛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救助公平公正。



梯次減負,托底保障顯大愛:“醫療救助慈善基金”精準定位,有效填補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襄陽惠民保”等多重保障之后的“保障洼地”,重點化解醫保目錄外高額費用負擔。今年以來,基金已惠及困難群眾29人,發放救助金128.18萬元。家住老縣城村的白血病患者金金(化名)便是受益者之一,其總醫療費用高達110.33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三重制度”報銷63.95萬元后,針對剩余目錄外巨額費用,“醫療救助慈善基金”及時“伸出援手”,提供30萬元救助,極大緩解了這個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老河口市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老河口市“醫療救助慈善基金”的探索與實踐,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創新發展的生動縮影。它通過科學拓寬源頭活水、智能筑牢識別根基、高效暢通幫扶脈絡,不僅有效破解了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致貧返貧難題,更深刻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治理溫度。

老河口市醫療保障局局長陳岡說,這份溫暖厚重的“民生答卷”證明,當政府之手、市場之力、社會之心同頻共振,必能匯聚起抵御風險、守護安康的強大合力。老河口市以精準、高效、溫暖的慈善救助實踐,為筑牢民生保障底線、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貢獻了寶貴的基層智慧。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

黃石新聞
熱門推薦
專題專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中阳县| 青岛市| 宝清县| 德化县| 宁明县| 临桂县| 通江县| 临邑县| 左贡县| 邢台市| 怀宁县| 新乡市| 丰原市| 沧源| 新乡县| 宝鸡市| 比如县| 临颍县| 马山县| 通化县| 博湖县| 林芝县| 右玉县| 宁南县| 普宁市| 大同县| 景德镇市| 吴桥县| 来宾市| 绥宁县| 乌苏市| 虞城县| 平武县| 两当县| 维西| 获嘉县| 宜黄县| 清流县| 房山区| 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