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著名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之父”張培剛教授曾提出著名的“牛肚子理論”,說的是中國經濟要騰飛,不僅要會拉上海和沿海城市這個“牛鼻子”、能扯重慶和西部城市這個“牛尾巴”,還得善抬中部地區這個“牛肚子”。當前,湖北各地正在謀重點、搶先機,向支點建設聚焦發力。2月28日,今年湖北省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研討會第一場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理論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多個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從“牛肚子理論”共探支點建設。支點財經現刊發部分專家發言摘要。
12 張燕生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50多年前,張培剛先生提出了“牛肚子理論”。這是區域經濟理論的一個重大突破、一個重大創新、一個重大發展,它翻開了區域經濟理論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新形勢下,我們有必要重溫這一理論,深刻認識它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所具有的重大歷史現實意義和重要理論價值,積極探索它對指導湖北加快建成支點的重要啟示和決策參考。
湖北加快建成支點,連通的是全局性戰略。從張培剛先生的“牛肚子理論”中可以得到啟示,在不同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布局有所不同。如今,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加強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強化中部地區的大通道格局”,對中部地區而言,意味著重大責任,肩負更大使命。湖北應從全球視野出發,充分認識自身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地位。
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要實現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加快建成支點,首先必須在科技創新上擔當戰略支點。湖北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同時推進創新制度、環境和生態的改革與國際合作。面對國外的科技打壓,湖北要深化創新制度改革,利用我國綜合優勢培育創新生態,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良性互動,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牽引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此過程中,也要應對“有和沒有”“好和不好”“用和不用”等問題,建立起更具包容性的創新生態。
湖北加快建成支點應以內循環為主導、兼顧雙循環相互促進。國內條件新變化凸顯了湖北的區位優勢,如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戰略實施、區域協同發展等都為湖北帶來了機遇。湖北要推動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提升經濟國際化程度,同時做好應對一切風險挑戰的準備,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培育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
黃石廣播電視臺
微信公眾號
云上黃石
手機客戶端